首页> 行业新闻> 新闻详情
达沃斯论坛:“互联网+”如何引领创新 改变世界
来源网络      作者:拾牛网络      时间:2015-09-09

达沃斯论坛此刻正在举行,来自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嘉宾参会。本届达沃斯论坛的重大看点之一就是:创新将如何改变世界,与会者将探讨创新企业如何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何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打造更加灵活的领导力,新领军者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开拓新的增长路径,同时,中国新一代技术型创业企业又该如何利用好“互

联网+”的战略机遇,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

一、德国工业4.0告诉我们创新的重要性

从1870年到20世纪初,“德国制造”低质廉价,当时全球制造业的金字招牌是英国。为了和德国制造划清界限,英国要求所有商品必须标明出产国。

之后,德国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向英国人学习”,从单纯拷贝到开始尝试做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质量。20世纪初,“MadeinGermany”赢得了好口碑。到现在,很多人已经不记得那段历史了。

日本人也走了和德国人基本相似的一条路。从拷贝,便宜货起家,开始有自己的研发、技术和产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反向狙击了诸多欧美企业。受到日本产品和新兴市场的冲击,德国摩托车、自行车、照相机和纺织品产业基本死得一干二净。

那些成功对抗了日本电子产品新科技和东南亚纺织制造业的德国公司,则越变越强。例如德国的工程化工和汽车制造业。中国制造或许占据了全世界,但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用的是德国的机器设备。

德国为了适应转型需要,目前又提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时过境迁,前英国外交大臣的顾问伍德(StewardWood)之前在英国《卫报》中写道,“小声地说:向德国学习很好。特别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值得英国学习。在我们寻找当前最大挑战的答案时,德国可以给我们启示。”——这就叫风水轮流转吧。

德国工业发展至当今的工业4.0发展模式告诉我两个道理:第一,没有自有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仅靠仿制和低价是没有前途的。第二,不创新真的会死,这是德国企业血的教训。总而言之:创新是活的灵魂。

二、工业4.0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互联网就像是人类的大脑,那么互联网将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不断进化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就是是说,互联网正在形成一个互联网大脑,物联网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云计算中的软件系统控制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家庭的家用设备,办公室的办公设备,通过智能化,3D打印,无线传感等技术使的机械设备成为互联网大脑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时这些智能制造和智能设备也源源不断向互联网大脑反馈大数据数,供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决策使用,而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的萌芽。

总体看,西方企业和理论界不断提出互联网新概念,但相互之间还比较割裂,但实质上,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还是工业4.0依然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一部分。它们起到不同的作用。

三、“互联网+”如何引领各大“神经系统”实现创新

不管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还是工业4.0都是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的结果。与互联网互相融合的各行各业都需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如何实现创新,完成转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先生讲到:“中国制造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有巨浪涌,推着中国制造业往前,前有强流吸,拉着中国制造业提升。而中国制造业自身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创新的时候了。”德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转型,至于“中国制造”什么时候可以扬眉吐气,我们预计是10年。要走在科技的前沿,大概需要20到30年。具体到如何实现创新,笔者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首先必须要从仿制阶段走出来,开始创新自己的生产流程,技术和产品。其次,学习的过程必须加快,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世界是透明的,世界的一端有了一个新技术,另一端几秒钟就知道了。学习的速度决定着行业进步的速度。

同理到“互联网+”所加的各行各业,要实现创新要注意到的重要的两点内容其一是摒弃传统的模仿,其二便是学习,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进取的态度。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达沃斯论坛互联网加工业40创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