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KF-01
工信部近日正式启动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和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准备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实现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顺着这个潮流,我们今天在媒体上看到了曙光公司龙芯3B服务器的消息。其实这款服务器去年三季度就发布了,包括L620-G15、L640-G15、TC4600L三款,还有一款桌面办公终端L300-G10,一款高性能双路服务器L620R-S。
从2001年算起,龙芯已经15年了,当年的意气风发的青年胡伟武已经步入中年,多年来被舆论当作“骗子”“钓鱼”的龙芯项目,在工业强基的加持下终于看到了一点曙光。
龙芯的前生今世
龙芯最早是中科院搞的一个实验性项目,在2001年,还没有海思麒麟920,瑞芯微RK3288C,那个年代CPU授权还是高科技。所以龙芯的起步是从一块IDT的芯片开始的,使用MIPS指令集,做出来龙芯1号。
然后再接再厉迅速做出来桌面级别的龙芯2号,虽然当年的技术还比较落后,但是从无到有是令人兴奋的。龙芯颇为热闹了一阵。
有上市,有投资,还有民营企业家准备搞产业化。而现实给了龙芯当头一盆冷水。龙芯只是解决有无问题,指令集用的是MIPS的,操作系统用Linux,到了2005年前后,性能只有1998年主流电脑的水平。优势只是功耗略低,成本因为批量小的原因并不便宜。这种东西的市场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有龙芯笔记本,有龙芯微型电脑,但是一个性能相当于P3,没有什么软件能用,价格又不便宜的东西怎么可能卖出去,于是龙芯就只能靠国家养着,研发的是高科技,但是市场上换不来钱。
没有钱,招募不到一流的人才,产品的水平更做不上去,甚至稳定性也难以保证,一些专业领域的项目测试后也不敢使用,这样恶性循环,龙芯陷入沉寂。
市场化和非市场化
其实,中国搞的芯片项目不止龙芯一个。有个很牛的项目是江南所的神威,神威是传奇的Alpha处理器的直系后裔。
Alpha曾经是业界的传奇,ARM崛起是Alpha帮的忙,Intel的超线程来自Alpha,AMD的整个EV7总线是从Alpha搬过来的,Alpha领先Intel10多年提出众核,并且预留了架构。
然而技术和市场并不总是一致,拥有Alpha的DEC公司被康柏收购,然后被HP合并,Alpha流离到了中国,被江南所重金购入发展成了神威。
神威处理器的浮点能力要超过Intel,性能功耗比也出色,但是软件专用,难以流行。虽然做了几台超级计算机,能满足一些专业领域的需要,但是依然摆脱不了国家支持的处境。
而在中国芯片产业的另一端,嵌入式处理器上,因为市场需求的刺激,瑞芯微从MP3开始,一步步到了平板,发展非常不错,还得到了Intel的青睐,华为海思为了满足华为自己的需要,发展出来麒麟系列CPU,同样追近了世界一流水平。
市场化,有钱赚,研发结合市场需求能够不断进步,也能招募一流人才,形成正向循环,不用国家养,还能给国家纳税。
阳春白雪路线虚耗财源,寻找市场出路才能良性发展。
棱镜门带来的机会
棱镜门的曝光让世界震惊。尽管各种后门早有猜测和零星报道,但是真正曝光出来还是让各国政府和重要机构警觉了起来。
原来我们常用的软硬件如此不安全,一些重要部门的信息也会被轻易监控,这就给了龙芯和神威们市场化的机会。
拼性能,拼服务,拼关系,国际巨头技术先进,根深蒂固。但是一旦有了强制的安全性要求,就等于建立起一道贸易壁垒,所有关键部门的服务器就只能用自主芯片和自主操作系统。
其实,现在计算机性能过剩,很多领域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性能,而棱镜门让安全性问题突出,常年拿国家补助的自主芯片和自主操作系统就有了市场化的机会。
工业强基加持能让中国芯起飞吗?
这次工信部搞2015工业强基,本身和棱镜门有多大关系不好说。但是其中提到了基础零部件,高性能CPU肯定是重点的支持对象。
其实国家这几年一直在给龙芯投钱。但现在的差别在于,棱镜门之后一些敏感部门的安全意识已经提升,IBM、HP等国际巨头的在华业务都受到打击,有更大的市场空隙允许龙芯进入,龙芯有希望真正靠市场生存下来。
3月30日,我国发射第十七颗北斗卫星,卫星的中央处理器就是“龙芯”。
卫星更换”龙芯“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安全敏感部门所需的服务器数量庞大,如果都更换为龙芯3B服务器,那么其商业效益就可以支持龙芯招募一流人才,研发出水平更搞的龙芯4、龙芯5,而软件方面也会随着普及逐渐配套。这样才能和国际巨头正面竞争。
当然,理想只是理想,敏感部门服务器的更换,数据的迁移都不简单,这个过程会慢慢进行,而不会立竿见影。龙芯也好,神威也好,距离完成市场化的正循环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要10年,也需要更久。
中国“芯”艰难上路,我们祝福它。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芯工业强基